本网讯(文/徐娜 图/魏晨)3月19日上午3-5节,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课部徐娜老师讲授《HSK标准教程3》第20课的内容,全院无课教师前往观摩学习。以下为徐娜老师对于《综合汉语2》教学情况的思考与总结。

本次汉语课主要讲授了《HSK标准教程3》第20课的内容,授课对象为2024级留学语言生。学生已完成了前两册书的学习,已掌握词汇900个左右。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、尼泊尔和坦桑尼亚等国家。本课的教学重点除了基本词汇外,还有一个HSK四级考试常考的语法要点:“被”字句。通过复习“把”字句导入“被”字句,将两个语言点进行对比教学,学生较容易理解并接受。在讲解过程中,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,比如门、灯、茶、苹果等进行动作演示,引导学生应用语言点表达,有助于学生更直观、更深刻的理解。但是,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,比如复习部分的练习偏难,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跟不上;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宗教习俗等,选择合适的活动,鼓励学生参与,让学生动起来。
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,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。平时教学中会把中国文化自然融入词汇讲授、课文讲解等教学过程中。比如:新年第一课会讲到红包、红色、春晚等文化元素。词汇教学中,会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,比如武当山、太极拳等。课下休息时间也会给学生播放积极向上的中文歌曲,播放关于中国诗词、自然风光、城市简介等纪录片,例如《中国唱诗班》《美丽中国》等,帮助学生通过更多途径了解中国,激发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,从而促进汉语教学。(审稿 朱红军)